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5:18 【字体:小 大】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麦育麦地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种专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家许金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为钢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头白带领团队育成的发换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许为钢说,麦育麦地让中国人吃饱饭、种专吃好饭,家许金黄是为钢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从事小麦育种事业,头白其实是发换机缘巧合。”出生于山城重庆的麦育麦地许为钢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却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种专“当时没想过农学会是家许金黄相伴一生的事业。”随着深入学习,许为钢日渐爱上了这门学科。在植物学、作物学课堂上,他被斑斓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终,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许为钢加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育种是一项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许为钢带领科研团队推出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达2.8亿亩,为改善我国小麦商品粮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育种不仅要优质,还要高产。2011年,“郑麦7698”问世,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郑麦9023”与“郑麦7698”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一头白发换来了麦地金黄,许为钢却说,“头发一辈子只白一次,小麦年年都变黄,年年都丰收。”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自主可控。”许为钢经常向团队强调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小麦育种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把节水、抗病虫害等绿色因素结合进去,牢牢把握新育种技术。”今年夏收时节,许为钢团队新育成“郑麦1860”机收实打测产均超过800公斤,被中国农学会评价为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他的小麦育种工作又上新台阶。(记者 王者)
(责任编辑:百科)
-
东南网7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曾程) 9日至10日,全省乡村建设业务培训班在建宁县举办。来自全省九市一区和相关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省直相关部门业务负责同志约100人参加 ...[详细]
-
一碗胡辣汤一份思乡情● 陈文其河南商丘)胡辣汤海峡网1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叶晓菲/文 陈巧思/图)厦门某工地,在高空作业塔吊上干活,冷风顺着脖子灌。一到严冬,河南商丘人陈文其就开始算回家日 ...[详细]
-
...[详细]
-
信阳民警徒手接住坠楼者 酒后跳楼轻生男子安然无恙发布时间:2017-09-29 14:38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齐文伟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是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不值一提。”昨日,仍在医 ...[详细]
-
为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近年来,汉阴县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七个聚力”,促推全县自主就业返乡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聚力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积极落实学历提升教育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就业退役 ...[详细]
-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再过几天就是3月8日妇女节了,泉州市不少景区推出优惠活动,给女性同胞送上节日福利。随着“三八妇女节”的临近,泉州市各大旅行社“三八妇 ...[详细]
-
诺阿喜得千金盼带来好运 称击败骑士是主要目标发布时间:2017-06-08 09:44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乔金-诺阿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来自《纽约每日新闻》的报道称,缺席媒 ...[详细]
-
时至今日,随着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汽车上那些代表工业时代的物理按键逐渐被科技的浪潮吞掉了,BIGGER THAN BIGGER的触屏开始遍布车内,有些还支持手势操作,配备人脸识别技 ...[详细]
-
备孕体温检测规律图解备孕对于每对夫妻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体温检测是备孕过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通过监测女性的基础体温变化,可以帮助夫妻了解女性的排卵情况,从而增加怀孕的机会。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备 ...[详细]
-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6日讯 今年以来,泉州东湖派出所聚焦实战大练兵,强化侦破案件中攻坚克难能力,结合专业练兵的具体要求,着力提升民警反电诈业务技能,不断增强打赢反电诈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该所根 ...[详细]